河南医药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河南医药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高校勇:中医针灸能治哪些病?为什么这么神奇

发布时间:2023-03-30  来源:   
2023-03-30  河南医药网

  健康大河南讯:(作者/漯河市临颍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高校勇)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中医针灸博大精深,效果神奇。但是关于针灸,很多人知之甚少。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不相信针灸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认为一根针扎进皮肤里,就能治病的说法是不科学的。那么针灸到底是什么治病的,他到底有什么功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针灸治病的原理

  根据现在的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我们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针灸使用“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的疾病。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针灸能治疗哪些疾病?

  很多患者最关心的话题还是“针灸能治疗哪些疾病”,什么样的症状,需要使用针灸治疗呢?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针灸可以治疗大概40多种病。其实从原理来说,凡是非器质性、不需要做手术的很多疾病都可以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感冒、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儿童和单纯性哮喘患者)、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2、五官科疾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弱视(12岁以内)、近视(青少年)、视疲劳、单纯性白内障、青光眼(降眼压)、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急慢性咽炎、耳鸣耳聋(突发性、发病早期)、口腔溃疡。

  3、消化系统疾病:食道、贲门痉挛、噎嗝、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过多、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缓解疼痛)、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肠麻痹。

  4、神经系统疾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早期3-6个月之内者)、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恢复期)、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早期,六个月以内者)、美尼尔氏综合症、失眠(不伴抑郁者效果佳)、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

  5、骨关节疾病: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腰椎病、落枕、腰痛、腱鞘炎、腱鞘囊肿、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6、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乳腺增生、痛经、崩漏、经间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另可用于辅助治疗卵巢早衰、子宫肌瘤、不孕。

  7、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老年性痴呆等,可以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另外,针灸亦可以作为老年性痴呆的预防保健方法。

  8、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痤疮、黄褐斑等。其中,甲亢、甲低或甲状腺结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三、所有人都适合针灸吗?

  既然针灸能值这么多疾病,疗效又这么好,那么是所有人都适合针灸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进行针灸治疗,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例外。

  1、需针刺的皮肤局部有感染、溃疡、破损、瘢痕及肿瘤者,不宜进行针灸,针灸会导致加重局部炎症及疼痛病情。

  2、剧烈波动期、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的人和高血压的患者,也要谨慎用针灸。

  3、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人或者患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灸,针灸会导致伤口止血不利,有瘀肿的情况。所以这几类人尽量避开针刺血管,以防出血。

  4、过度饱腹、精神高度紧张、过度劳累、处于严重饥饿状态的人以及大失血后的患者,不宜马上针灸,以避免在针灸时中发生晕针现象,需等身体恢复后再治疗。

  5、体质虚弱的患者,不宜过强度的刺激,针灸时也应采用卧位。

  6、胸背部、项部等部位穴位,应尽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再进行针灸治疗。

  7、针灸过程中,如果进针时有触电感觉,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要停止继续,而不宜继续进行。

  四、针灸为什么很少出血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针灸治病的原理、针灸可以治疗的疾病以及针灸不适宜人群,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都疑惑的。很多人都在纪录片或者影视剧中,看到过针灸的操作,就心生疑惑:为什么针灸时,很少出血呢?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穴位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经络是人体内气循行的通道。那穴位就是这些不同经络的汇聚点,或者是体内气的运行与身体脏腑器官产生硬性的关键节点。所以穴位都是在肌肉与肌肉之间、血管与血管之间、筋与筋之间的空隙地带。而针灸下针都是在穴位上,既然如此,那它当然是不会流血的。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需要放血的时候,比如急性脑溢血。但这种情况下放血用的也不是普通的针,而是比较粗的三菱放血针。除此之外,正常扎针是不会出血的。

  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凝聚了两千年多年以来无数智者的心血,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窦汉卿、朱丹溪、叶天士,他们穷其一生,不断探索,将自己毕生的心血注入到自己的著作中,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希望未来中医针灸能够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


[责任编辑: 郭婵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