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药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河南医药网 > 今日头条 > 正文

聚焦智能手术机器人 深化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对话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中心主任高延征

发布时间:2021-11-18  来源:   
2021-11-18  河南医药网

  近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落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举办的进博会上,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呈现了众多重磅创新产品与服务方案,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医疗科技智能化和数字化革新代表备受瞩目。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中心主任高延征认为,智能手术机器人的到来,对满足当下亟待解决的未尽医疗需求与平衡医疗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领跑行业精准医疗,助力医患直面挑战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骨科致病原因相对过去已经发生了变化。据高延征介绍,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的骨科病房里,骨科创伤性疾病的患者比例大幅度下降,而身体机能老化、不良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导致脊柱患者病变的主要原因,颈腰椎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骨科疾病是老年人高发疾病,老年患者同时还会有脏器、骨骼、血管老化等基础性疾病。很多老年患者在入院后需要我们解决的往往不是单纯的骨科问题,而是一系列复合型疾病。”高延征补充说,“这种治疗难度高、失败率高、风险大、治疗效果难以预测的复合型老年脊柱疾病,事实上是充满挑战的。”

  与此同时,骨科手术要求极高,尤其是脊柱手术风险最高,因为其毗邻脊髓,手术过程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患者瘫痪,甚至引发生命危险。与此同时,脊柱外科患者发病特点有明显差异,往往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这对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脊柱智能导航机器人的出现为改善这一局面提供了解决方案。得益于脊柱智能导航机器人独有的AI术前规划、术中全程导航等技术,手术机器人高效地帮助医生精准捕捉到病灶,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度,从根本上协助科室改善诊疗水平,并帮助医院缓解了“患多医少”的问题。

  “脊柱手术机器人的‘落户’,将引领中原地区脊柱外科迈向智能医疗、精准医疗的时代,为诸多颈腰椎疾病患者带来更精准、微创的治疗。”高延征表示,“有了机器人的精准辅助以后,我们医院脊柱外科发展非常快,特别是对脊柱矫形、脊柱畸形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突破。例如‘折叠人’手术,在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得以开展,使科室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优化区域医疗资源,提高学科科研水平

  据介绍,2017年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次购入了MAZOR系列的前代产品MAZOR Renaissance,并利用机器人辅助术式带来的前沿科技,在学科实力、科技创新、服务形象、科室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迈上了新高度,推动了中原地区的医疗资源分布优化,造福了河南省内及周边地区的诸多百姓。

  以手术机器人为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对脊柱外科手术进行了充分优化与改善,使其达到了微创化、精准化、安全化的国际水平。同时,机器人高效智能与精准微创的手术解决方案,也使科室有能力开展以前无法触及的高难度复杂手术,奠定了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随之而来的,除了科室在诊疗能力上的提升,还有整体医疗能力的扩容。据高延征所述,河南省人民医院在手术机器人创新术式的辅助下,不仅扩大了其医疗服务在河南省内的辐射范围,还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到了省外地区。这一成果的出现,恰恰与当下国家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相吻合,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在中原地区的可及性。

  在手术机器人的赋能下,河南省人民医院还确立了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定位,包括科室对疑难杂症的诊治、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对高精尖技术的研发。

  脊柱外科作为河南省人民医院以学科优化、专业细化为目标成立的科室,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积极寻求“需求—研发—产品”的本土转化。他们在手术机器人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助力科室提升技术能力的资源,最终研发出更符合机器人本土术式实际需求的手术工具,用软实力打造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硬品牌。

  今年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落实高质量发展是骨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核心着力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建设标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等一系列战略指南,均对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划上了重点。

  对于脊柱智能手术机器人的未来,高延征说:“智能手术机器人可以替代医生做很多工作,但由于脊柱手术的复杂性,其未来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从本土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产学研医’的融合,在临床中找问题,进行本土化的精准研发,逐步促使其走向成熟。”(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