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肿瘤对话 > 正文

【健康科普访谈】邢玉广、薛磊:结直肠癌的内科外科表现与治疗你都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3-12-13  来源:   
2023-12-13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结直肠癌为胃肠道中常见肿瘤,发病率日趋升高,危害较大。有确切证据表明肿瘤的发生是综合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结直肠癌诊疗过程可能涉及手术、化疗、放疗、病理学评估和内镜等诊疗手段。那结直肠癌的内科外科表现都有哪些?又应该如何治疗呢?

  对此,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主治医师 邢玉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薛磊做客演播室,和我们大家讲讲结直肠癌的相关知识。

  首先欢迎两位老师的到来,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问题一:在节目的最开始,先和我们大家讲讲到底什么是结直肠癌吧,临床中都是如何分期的呢?

  结直肠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肠癌,它是源于大肠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各段大肠,70%发生于左侧,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多。结直肠肿瘤的生长特点是肿瘤的多发性,半年内的同一时间点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肿瘤,称为同时瘤。不同时间点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肿瘤,称为异时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肿瘤的发病主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和饮食结构有关,某些特殊类型大肠癌可能更多与遗传因素相关。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少运动、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等均有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吸烟导致其中致癌物进入人体,不仅仅是大肠癌,也有可能引起其他恶性肿瘤。

  环境因素:如放射污染、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肠道寄生虫感染等,慢性血吸虫病被认为是大肠癌的重要病因。

  饮食结构:高脂肪、少纤维素饮食、缺乏维生素的饮食,同样属于大肠癌的诱因。

  遗传因素:某些特殊类型大肠癌,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也可能更多与遗传因素相关。具有遗传性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定会发生癌变,同时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患病风险也高于正常人。

  化学致癌物质:亚硝胺以及其化学衍生物为大肠癌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油炸食品中甲基芳香胺也与大肠癌相关。

  消化道疾病:某些消化道疾病可增加大肠癌发生的几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息肉等。

  寄生虫:血吸虫病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关于结直肠癌的分期:

  临床中是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肿瘤周围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对肿瘤进行分期的,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分期。Ⅳ期就已经出现了远处的转移,比如肝脏或者是肺脏的转移,一般来说消化道肿瘤肝脏转移的机会是相对较多的,尤其是结直肠癌,很多患者在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了肝的转移。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分期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对于Ⅰ期的结肠癌明显的5年生存率会高于Ⅲ期和Ⅳ期。

  因此对于结肠癌的诊断仍然要严格遵守早发现、早治疗,所谓的早发现是通过适当的年龄段对其进行肠镜检查,通过肠镜可以明确的判断肠道内有无肿瘤性病变和可疑息肉,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得到手术的良好效果。

  问题二:我们都知道任何疾病都是有一些症状表现的,那结直肠癌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结直肠癌的典型症状是便血、腹痛、体重下降、贫血、肠梗阻。通常左半大肠癌更多出现血便和肠梗阻,直肠病变更易有里急后重感。右半大肠癌更多出现腹部包块、贫血、消瘦、乏力等表现。

  典型症状: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右侧大肠癌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质无明显黏液脓血。

  腹痛也是本病的早期症状,多见于右侧大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可出现餐后腹痛,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腹部肿块位置,取决于癌的部位,提示已届中晚期。直肠肿块因大肠癌位于直肠者占半数以上,故直肠指检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诊断方法。多数直肠癌患者经指检可以发现直肠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呈结节状,有肠腔狭窄,指检后的指套上有血性黏液。

  全身情况:可有贫血、低热,多见于右侧大肠癌。晚期患者有进行性消瘦、恶病质、腹水等。

  其他症状:体重下降及消瘦,由于癌组织癌性增生,消耗患者营养导致体重下降。

  肿瘤局部浸润症状:大肠癌组织浸润侵犯前列腺或膀胱,可引发血尿。部分患者大肠癌组织浸润累及骶神经丛,可引起腰骶部持续疼痛。

  肿瘤转移症状:大肠癌组织可通过血道转移至肝、肺等部位,导致如肝细胞性黄疸、呼吸困难等。

  问题三:其实很多人也非常疑惑,为什么好端端的就确诊结直肠癌了呢?生活中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结直肠癌呢?

  结直肠癌的诱发因素包括:长期缺乏运动,体力活动可增加肠道蠕动,减少大肠肠壁与粪便接触时间。射线:长期暴露在射线下大大提高癌基因突变概率。

  好发人群:主要指40岁以上中老年人,因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更易产生基因的突变。还有家族聚集性病史者:因为某些特殊类型大肠癌与遗传因素相关,具有遗传性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定会发生癌变,同时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患病风险也高于正常人。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者,因为长期不愈的反复炎症,使组织癌变可能性变大。以及超重及肥胖者:超重以及肥胖者发生大肠癌几率大于正常群体,且超重或肥胖男性风险更高。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于大肠癌发病率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患大肠癌风险增高。久坐者:或因工作性质经常久坐的群体,患大肠癌风险增高。常食红肉、加工肉者:红肉、加工肉类食物会增加大肠癌风险。抽烟、酗酒者:烟草中含大量致癌物,酒精刺激肠道,长期吸烟、酗酒者患大肠癌风险增高。高风险种族:某些种族患大肠癌风险较其他种族更高,如犹太人。

  问题四:确诊之后如何治疗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了,那临床中结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样的呢?

  结直肠癌的治疗为以手术根治为主,辅以放化疗或免疫、靶向治疗等。根据患者情况、肿瘤分期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患者体质、性别、年龄、家庭条件、癌症分期等,中医治疗也可起到辅助作用。

  问题五:在刚才呢也提到结直肠癌是以手术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肠癌的手术治疗原则是什么呢?哪些患者是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呢?

  结肠癌治疗原则(1) 一般均应采取手术治疗。(2) 根据肿瘤的位置、是否存在同时性癌,决定手术根治的范围和肠管切除的区域。(3) 根据是否存在远处和局部的转移侵犯,决定一期和二期手术方案。(4) 根据是否合并肠梗阻存在,决定具体的手术方式,如是否需要结肠造口术等。分期较早,肿瘤能够完全切除,且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存在肠梗阻的中晚期患者,均适合手术治疗。

  问题六:我们也了解到,结直肠癌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会进行新辅助治疗,到底什么是新辅助治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呢?

  新辅助治疗,通俗点讲就是结肠癌准备做手术了,但又达不到手术的一个标准,要先做两到三个周期的化疗、靶向、免疫等内科治疗,治疗后肿瘤缩小了才做手术治疗,所以这个叫新辅助治疗。目的主要是让结肠癌的肿块缩小,为手术做准备。

  问题七:除了新辅助治疗之外,辅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应该根据哪些情况来决定?

  结直肠癌的患者如果已经出现局部浸润或者周围淋巴结转移,在术后可以通过局部放疗以及静脉化疗等一些方式来彻底杀灭癌细胞,防止疾病出现复发。靶向治疗通常不推荐用于结直肠癌的术后辅助治疗。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通过研究表明,该治疗并没有给患者带来生存的获益,所以并不推荐在结肠癌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

  问题八:临床中也会经常遇到复发或转移性直肠癌患者,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全身系统治疗,都包含哪些方面呢?

  对于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内科治疗为主的全身治疗,包括传统的化疗,以及免疫、靶向、中医药辅助等治疗,以及针对局部复发、转移灶的放疗、粒子植入、介入治疗等手段。

  问题九:那目前结直肠癌诊疗方法都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呢?

  化疗是 结直肠癌的治疗基石,但是由于不可避免的耐药、作用机制狭隘以及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且化疗耐药后可选方案极少,亟需高效且可耐受的方案。近年来,相较其他癌种而言,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疗效较为有限。但比如ctDNA等新技术的应用,非手术方案的探索均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结直肠癌临床实践的进步。

  2023 年 结直肠癌治疗的新进展主要集中在对包括HER2 扩增、KRAS G12C 突变、NTRK 融合、RET 融合等新型治疗靶点的重磅临床研究。因此1、建议所有的 mCRC 患者行 NGS 检测(血液和组织);2、即将进行靶向 KRAS G12C 突变和其他更常见的 KRAS 突变的试验;3、其他正在进行试验的靶点:PIK3CA、非 BRAF V600E 突变。因此,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医师要通过药物的谨慎布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尽可能长的生存时间,以获得更好的生存结局。

  问题十:在节目的最后,您来和我们大家讲讲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结直肠癌吧。

  结直肠癌的预防,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预防结直肠癌,首先是平时的饮食生活方面,要戒烟戒酒,尽量食用新鲜的食物,要有丰富的营养,并且要全面,尽量避免食用腌制的、发霉的、烧烤的食物。注意适当地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还可以定期到医院做防癌体检,如大便检查、肠道检查。

  对于结直肠癌,只能做到早诊早治,如果是没有症状的患者,建议超过35岁之后要定期去接受大便潜血检查,如果大便潜血是阳性,患者具有接受肠镜的指征,那么通过肠镜可以对患者大肠的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如果是有症状的患者,比如原来大便次数就比较少,现在比较多或者便血,这个时候就可以不去查便潜血,直接接受肠镜检查,这是早期能够筛查出结直肠癌的最简单的手段。早期的诊断、治疗才能使整个肠癌的治愈率进行显著的提高。

  主持人结尾:好的,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分享,大家会更加了解结直肠癌的相关知识。结直肠癌绝不是可怕的疾病,如果早期发现并适当治疗,许多是可以治愈的。大家在改善生活方式、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到医院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 张雅琦]